聚梦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呐喊 >

呐喊

邓楠的丈夫

2019-10-17 09:25呐喊
邓楠履历 1983.081985.01,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二处副处长; 1985.011988.11,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副局长; 1988.111991.09,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 1991.091998.03,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邓楠履历
 
  1983.08——1985.01,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二处副处长;
 
  1985.01——1988.11,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副局长;
 
  1988.11——1991.09,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
 
  1991.09——1998.03,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8.03——2003.09,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3.09——2004.11,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4.10——2004.1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正部长级);
 
  2004.11——2005.01,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5.01——2006.05,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6.05——2011.05,中国科协党组书记。
邓楠的丈夫
  邓小平与卓琳生育有五个孩子,若算上他与前妻张锡媛夭折的孩子,他一生有六个子女。在五个子女中,邓朴方、邓质方是儿子,都曾有经商的履历。三个女儿邓林、邓楠、邓榕,也各有建树。同样,邓小平的三个女婿也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
 
  邓小平女婿、邓林的丈夫吴建常曾当过独立董事。据《中国有色金属报》称,吴建常,1939年6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有色冶金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程师、副处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冶金工业部副部长。
 
  国家经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于1998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宣布了国家冶金工业局等7个由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的领导班子成员名单。会上,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柏林宣布,王万宾任国家冶金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吴建常、翁宇庆任国家冶金工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后来,吴建常曾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
 
  邓楠是邓小平与卓琳的二女儿,在邓家,她被称为“大管家”。邓楠是邓小平五个子女中,在政府机关任职最高的一位。
 
  邓楠在父亲晚年时担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2005年1月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还曾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地圈生物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邓楠与丈夫张宏都曾是北京大学的学生。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此后,在全国各地立即掀起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1970年3月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团支部书记邓楠与同校学生张宏(后成为邓楠的丈夫)、李茂营、苑世男到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高寨子公社(现高寨子镇)下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年后,邓楠与张宏返京。
 
  后来张宏曾任中科院科技开发局局长。1986年,几个老科学家鉴于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提出要追赶世界高新技术的建议,据中科院人士回忆,是张宏将这一建议上交邓小平,直接促成了“863计划”的出台。
 
  网上有文章称邓楠后来可能还结过婚,不过搜索不到相关资料。
 
  邓榕,小名毛毛,是邓小平小女儿。邓榕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任总政组织部副处长,驻美大使馆三秘,全国人大常委会政研室副主任,民主与法制出版社社长。邓榕还曾担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
 
  贺平,军衔为少将,是邓小平的三女婿,其父为1955年授衔少将的贺彪。
 
  邓榕曾描述了贺平第一次到南昌邓家时的情形:
 
  我的爹呀、妈呀、奶奶呀,三个老人好像进入了“紧急状态”似的。奶奶把锅敲得叮当响,做了好多的菜,把一个小方餐桌摆得满满的。
 
  面对一桌丰盛的饭菜,贺平这位从湖南军垦农场来的26岁的大小伙子,一点儿都没客气,像到了家一样,那么多的饭菜竟然一扫而光,最后把一桌子的碗和盘子全都摞在了他的面前。也许这是贺平在那个压抑的年代吃得最痛快的一顿饭。
 
  晚上,大家坐在楼上,贺平把各种听来的、看到的消息,什么林彪倒台的“内幕”消息啦,什么老干部解放的情况啦,全都告诉了三位老人。他们最爱听的,是林彪倒台的经过;最关心的则是解放老干部的消息。
 
  毛毛记得把贺平送走后的情形:我回到家,只见三位老人,搬个小竹板凳,坐在厨房后面小院里的丝瓜架旁边,正在说着什么。看见我回来,妈妈叫我也过去,好像还挺正式的。爸爸一脸高兴的样子,一拍大腿,用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说:
 
  “看样子,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下来了!”邓小平这个人,干什么都特别认真。定个儿女亲事,竟也像决定国家大事一样的正式……再后来,如同读者所期望的那样,贺平与邓榕结为夫妻。
 
  有关贺平的履历资料很少,网上可查的是贺平后来曾担任保利集团董事长一职。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前身为保利科技有限公司。1984年1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人的指示,原总参装备部和中信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军事装备进出口业务。
 
  近年来,保利在国资委的领导下,集团公司五大主业欣欣向荣,经营业绩日新月异。截止到2013年底,数百家控股子公司名列靡下,总资产已超过4550亿。
 
  2010年,贺平辞去保利集团董事长一职,成为保利集团名誉董事长,他是央企中唯一的名誉董事长。XLW
 
  王洪文,父亲王国胜,母亲王杨氏。王洪文是长子,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二弟王洪武在西新乡开源村当农民。三弟王洪双,1958年参军,1962年转业到陕西省武功县飞机修配厂工作,现已退休。四弟叫王洪全,在西新乡百家屯当农民,1996年因肺结核去世。妹妹叫王桂兰,在吉林市当家庭妇女。
 
  王洪文因家贫自幼给当地富裕人家放猪,只念过3个月的私塾。南渡鸭绿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曾任警卫员、通讯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随部队调防江苏省无锡市。1956年复员后,在上海国棉十七厂担任保卫科干部。
 
  虽然王洪文的职务在“四人帮”中最高,但实际上,他要绝对服从江青、张春桥。因为是张春桥让王洪文当了造反派的第一把手,又是张春桥把王洪文推到了上海市的领导位置上,进中央还离不开张春桥。
 
  王洪文当然不能数典忘祖,只能感恩戴德,俯首帖耳。这样也使王洪文因“福”得“祸”,他的主要罪行是1966年12月、1967年8月参与制造武斗,1976年伙同张、江、姚在全国制造新的动乱。伙同张春桥,以上海为基地,策动上海武装叛乱。庭审中,王洪文没有请律师为其辩护。
 
  果不其然,1981年王洪文被判终身监禁,但是庆幸的是,王洪文在监狱服刑时,其妻崔根娣和女儿王亚萍经常去看望。他还有两个儿子。名字分别叫作王亚军和王亚民。他的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后来跟着母亲崔根娣在生活在上海,日子普普通通。即使在王洪文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们的日子也很普通,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差别。
 
  现在,他们都在国内做生意,据说生意做得都挺不错的。尤其是大女儿王亚萍,在国内把高端白酒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在一次著名钢琴家作曲家魏东明教授的音乐会上。魏东明教授的朋友曾见到了王亚萍,据她回忆,王亚萍女士穿着得体,气质典雅。虽已不再年轻,但是可以看出来她保养得很好。而他的两个弟弟也不遑多让,王亚军现在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古董收藏家了。另一个也是知名的企业家。
 
  王洪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被关入秦城监狱成为阶下囚之后,每年国庆节这一天,他曾妄图离掉的结发妻子崔根娣,都要带着他们的孩子从上海赶来探监,因为这一天是她与王洪文的结婚纪念日。这位平凡而善良的女工对找她谈话的领导异常平静地说:“王洪文犯了罪,你们怎么判我不管,可是我不离婚。他还年轻,又是苦出身,我要等他。”
 
  王洪文秦城监狱服刑时,其妻崔根娣和女儿王亚萍经常去看望。1986年王洪文在体检时发现有肝病,被送往医院治疗,实施保外就医。1992年8月5日王洪文病亡,终年58岁。XLW
 
  王洪文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81年1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92年8月3日王洪文病死,已近20年。至今他的骨灰一直在上海的家中放着,与夫人崔根娣日夜相伴……
 
  王洪文从上海到北京担任党的副主席之后,曾向妻子提出过离婚。有人说,这是王洪文地位变了,看不起仍然还在工厂里做工的妻子了。也许这是一个原因,但恐怕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真是奇怪,“四人帮”中从上海进京的3个人,竟然有两个都曾提出过要与妻子离婚。也许王洪文早已预感到了这一天。
 
  1976年10月5日下午,他在让秘书廖祖康将儿子带回上海交给妻子崔根娣时就曾凄凉地说:“在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叫做‘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何况我这顶乌纱帽说不定哪天就被人家摘掉了,到那时我不是做官,而是要坐牢。”接着王洪文又写了一张条子交给廖祖康说:“你到管理处借500块钱给根娣带去,你告诉她,我离婚也是为了她好。”
 
  崔根娣——一个平凡而善良的中国女性,怎么能理解一个被权力欲火炙烤得完全失去了理智、连广大人民和民族利益都置之不顾的男人呢?
 
  她当时对转达王洪文之意的廖祖康说:“他的好意我明白,只要把孩子给我,我会答应离婚。从今后他做他的官,我做我的工,各人走各人的路。”
 
  这个师傅叫姜秉乾(音),江都人,家住升州路,原来是国民党时期中央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重庆大学教书,一个月在重庆和南京之间往返一次。
 
  因为是大学教授,姜师傅衣食无忧,但朋友很少,可他跟王瞎子却很能聊得来。
 
  带了我几年后,王瞎子突然感慨地说:“真羡慕你们亮眼人,能看到人的长相。你跟我已经没什么可学了,去跟姜教授学吧,他会看气色。”几天后,姜师傅骑着自行车来煤灰堆接我了。
 
  姜师傅是个满腹经纶的学者,说什么话都之乎者也的,但有时也很好玩。
 
  那时候人们对政治人物都不敢讨论,但姜师傅不怕。他对王洪文一直很好奇,说他这么年纪轻轻,凭什么就能爬那么高呢?姜师傅认为,只要自己能见到王洪文,就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年,某外国领导人访华,王洪文去机场送行的场景被收录在电影正式播出前的《新闻简报》里。姜师傅听说后,就拖着我去看电影。一遍看完后,还没走出大华电影院,姜师傅就问我,看出什么了?我一头雾水,答不上来。他说,再看。
 
  就这样,一连看了4遍,我还是看不出所以然来。姜师傅气极了,举起纸扇猛敲我的头。姜师傅跟前面两个师傅不一样,是学者,平时很少动气打我。我心想肯定是自己看漏了什么了,连忙再买两张票。
 
  当电影镜头扫到王洪文的腿时,姜师傅忍不住跟我说:“仔细看啊,风飘飘的裤子下面露出的是狼腿,站那么高的位置,立不住的。”这下我才明白师傅来看电影的原因,因为当年报纸上的照片都是被修改过的,看不准。
 
  可随即传来的消息却是王洪文被选中成了接班人,这把姜师傅气得够呛。我把这事跟王瞎子一说,他也很奇怪,说这么大的事,姜教授不会看错的。于是,他问我要来了王洪文的生日,在没有时辰的情况下,他用排除法一一批算。
 
  一个礼拜后,王瞎子告诉我,要相信姜师傅,王洪文的风光就十年。后来,我才发现两位师傅算得真准,王洪文从1966年闹工运发迹到1976年“四人帮”垮台,正好10年。
 
  马天水的笔记本上,有一段当时王洪文的电话记录稿:“到北京以后,太寂寞了!有时,一整天开会,又累得很!这几天,一连出席七机部的会、河南的会、湖南的会。下午3时出去,夜里3时回来。我看不进书。调到上面来,真不习惯,巴不得早一点回上海……”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春桥向毛泽东反映了王洪文想回上海的念头。
 
  “他怎么能回上海去呢?”毛泽东笑了,“我想提议他当副主席呢!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还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你不要传出去,也不要告诉王洪文。”张春桥终于巧妙地从毛泽东嘴里得知了调王洪文来北京的意图。
 
  张春桥的心情是矛盾的:王洪文这个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科干部,是他在“安亭事件”中一手扶植起来的,成了上海市“革委会”副主席,成了中共九届中央委员。如今,王洪文坐上了“火箭”,从他的部下跃为他的上司,抢走了原注定属于他的副主席的位子,这使他大为不快。
 
  当然,也有使他宽慰的,因为王洪文毕竟是他的人,王洪文来到中央,增强了他的势力。王洪文无论怎样翻跟头,也翻不出他的手……
 
  
 
  

来源于:E网 本文网址:/nahan//1553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和本文网址!